新知分享

疫苗可能引起施打填充物部位紅腫?醫師:電、音波不受疫苗影響可互相搭配

▲郭綻洋院長強調,所有療程,都應與醫師諮詢,視身體健康狀況、客人需求、術後表現、復原程度作調整,才能有最完善的治療效果。

近來疫苗覆蓋率大增,然而不久前,傳出施打疫苗後,有機會使施打過填充物的部位如玻尿酸、晶亮瓷、膠原蛋白、洢蓮絲……等,出現異常腫脹;美國FDA第三期臨床實驗顯示,有民眾施打玻尿酸處,因莫德納疫苗而腫脹如熱狗。愛美是人的天性,疫苗能保障健康,能否有什麼解套方案,讓人魚與熊掌都能兼得?

 

疫苗皆須注意,並不只有莫德納

近來台灣疫苗覆蓋率大增,卻也有新聞指出,有人施打疫苗後,注射玻尿酸部位產生異常腫脹,原本想要的豐潤性感雙唇,卻成異常腫脹的「香腸嘴」。

詠漾診所院長郭綻洋醫師表示,不僅是莫德納與玻尿酸,所有疫苗與填充物,都有機率造成施打部位異常腫脹。畢竟疫苗運作機制,便是引起身體的免疫反應,而填充物為外來物質,免疫功能強烈運作時,就有可能將其視為異物,造成腫脹。

 

填充前後不疫苗,疫苗前後不填充

目前醫界普遍公認,疫苗與填充物之間,最好保留足夠的時間,郭綻洋醫師笑稱,許多客人詢問,在疫情這段期間,能否有什麼非入侵式療法,可以幫助對抗老化現象,同時避免疫苗可能帶來的不良反應?此時,音波、電波療程,就成為了解套方案。

 

肌膚結構分層次,電波、音波與填充物互助合作

電波、音波主要作用於表皮與真皮層,電波更注重廣範圍作用,音波則是能量集中,較為深入;兩者都具有拉提、緊實肌膚、促進膠原蛋白生長的作用,同樣都是非侵入式療法,適合在疫苗期間,仍想要對抗老化的消費者。

對於仍想施打填充物的民眾來說,電波、音波與填充物也並無衝突,可在電波或音波療程後,等待疫苗代謝完成,再施打填充物更能相輔相成。郭綻洋院長表示,電波、音波作用毋庸置疑,但仍有力有未逮的地方,在筋膜層之下,骨架萎縮、膠原蛋白與脂肪的流失,這些仍需要用填充物填補。美顏過程若比擬為房屋建設,電波、音波就像房屋支架,將支架拉起來建構好了,接下來就是填充物登場的時候了,填充物如同室內裝潢,支撐起房屋內裡的水潤飽滿。

 

室內裝潢要慎選,填充物也是

在選擇填充物上,郭綻洋院長認為,如同室內裝潢,地基、天花板、牆面……都會因應需求不同,而選擇各種不同材質,造成的效果也有所差異,相互搭配仍是要看個人狀況、流失程度、部位、鬆弛情形做決定。

例如,有人希望能擁有飽滿夫妻宮──夫妻宮位於眼尾,大約在眼尾兩側,接近太陽穴的位置──此處選擇洢蓮絲、玻尿酸的差異性不大;然而,在眉毛正上方,則建議以洢蓮絲為填充物,因為此處皮膚較薄,玻尿酸吸水性佳,較易腫起,人體代謝後,容易產生凹凸不平感,相比之下,能同時做到填補與刺激膠原蛋白增長的洢蓮絲,就成為更好的選擇。

 

任何療程皆有禁忌,須醫師諮詢

電波、音波與填充物之間相輔相成,然而,懷孕婦女兩者皆不適合使用,哺乳婦女不適合施打填充物,心臟節律器者不可實行電音波療程……每個療程都有適應症與禁忌。郭綻洋院長強調,所有療程,都應與醫師諮詢,視身體健康狀況、客人需求、術後表現、復原程度作調整,才能有最完善的治療效果。

▲詠漾診所院長郭綻洋醫師

 

   

諮詢表單